在刚刚过去的 Google 2025 I/O 开发者大会上,Google 宣布面向美国市场全面上线全新的 AI Mode 模式。这个功能早在 2023 年就以 SGE(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)形式进行测试,如今不再需要申请,默认开启,且整合进了主搜索结果页。
对于所有依赖 Google 流量的 SEO 从业者和网站主来说,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化。AI 搜索正在重构用户搜索行为,也正在重构我们做内容优化的方式。

01|什么是 Google AI Mode?
Google AI Mode 是在传统搜索结果顶部新增的一个“生成式AI回答”区域。它由 Gemini 2.5 模型驱动,能够自动理解用户的问题,并生成一段完整的自然语言回答。其主要特点如下:
- 页面不再展示传统的 10 条蓝色链接;
- AI 回答中仅引用 0~3 个来源网站,且位置靠后;
- 支持连续对话、语音输入、图片识别;
- 用户可以在无需点击任何网站的情况下,直接在搜索页获取答案。
也就是说,用户与内容的接触路径正在被“浓缩”:从“点击访问网站”,变为“在 Google 页面对话式获取答案”。
02|很多人看不到 AI Mode?这是因为……
如果你在搜索结果页还看不到 AI 回答区,通常是因为你当前的 IP 不是定位在美国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:
方法一:确保 IP 精准定位美国
很多 VPN 虽然显示为美国线路,但实际定位并不精准。建议你在 Google 搜索页最底部确认区域显示为“United States”。

方法二:使用插件设置搜索地区
推荐安装 Chrome 插件 SEOquake,启用后在左侧选择地区为 “United States – English”,即可强制切换至美区搜索模式。


03|对传统 SEO 有哪些影响?
1. 纯内容站流量可能明显下滑
Google AI Mode 的回答能力非常强,许多问题在页面中就直接解决了,用户压根不会再点击网站。
过去的搜索路径是:
用户搜索 → 浏览蓝色链接 → 进入网站 → 阅读内容
AI Mode 的路径则变为:
用户提问 → AI 回答直接展示 → 引用少量网页 → 用户无需点击
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,HuffPost、Washington Post、Business Insider 等媒体网站流量下降 50% 以上,被迫调整商业模式。SEO 正面临新的“零点击危机”。

2. Google Search Console 无法追踪 AI 展示的真实流量
不少网站即便内容被引用到 AI 回答中,但 GSC 并没有记录对应点击,甚至整体流量还在下降。背后有两个原因:
- 用户读完 AI 回答就走了,根本没点击;
- AI 链接不带正常的 referrer 参数,GA4/GSC 把它归类为 Direct 或 Unassigned。
这意味着,哪怕你的内容被引用,也不等于你获得了流量。

04|AI 搜索时代,SEO 应该怎么做?
我们要从“堆关键词”思维转向“结构化内容 + 品牌信任”的方向,真正让内容具备被 AI 引用的价值。
✅ 内容优化:聚焦 EEAT
AI 和传统搜索算法都强调内容的专业性与信任度。优化建议包括:
- 文章顶部/侧边展示作者信息与资质;
- About 页面详细说明企业背景、团队、行业经验;
- 页面底部添加参考来源:标准文档、科研论文、行业调研等;
- 使用 FAQ、Bullet List、表格、对比图等格式增强结构清晰度;
- 标题以用户口吻提问式撰写,一开始就给出明确答案。
✅ 页面结构:强化语义与主题集群
AI 模型更倾向引用“语义清晰、结构完善”的页面,因此要注重:
- 建立内容集群(Content Cluster);
- 使用自然语言内链;
- 避免“孤岛内容”,确保每篇文章都被其他页面引用。
✅ 数据结构化:添加 Schema 标记
Google 的 AI 引擎也会读取结构化数据,建议为页面添加以下 Schema:
FAQPage
、Article
、HowTo
、Product
;- 使用 JSON-LD 语法嵌入结构化数据;
- 可使用 Rank Math 等插件自动添加。
✅ 多平台补流:不靠搜索吃独食
随着“零点击”搜索的增长,仅依赖 Google 获客风险变高。建议同步布局:
- LinkedIn、YouTube、Facebook、X 等社媒;
- 内容浓缩成短视频、图文摘要、话题互动;
- 建立品牌矩阵,增强内容的“身份可信度”。
05|写在最后:SEO 正在被重塑
Google AI Mode 的上线,标志着搜索生态发生结构性变化:
从“谁排名第一”,变为“谁值得被引用”。
SEO 不再是机械刷词、堆链接,而是内容+结构+信任+多入口的综合建设。越早转变策略,越早受益;还停留在传统套路的,只会越来越难做。
如果你正做跨境独立站、B2B内容营销或站群项目,是时候重新规划你的内容结构和流量布局了。